兒子從幼稚園開始,就一直有腳趾甲長到大拇指肉內形成化濃的問題, 我們一般稱這種病症為「凍甲(台)」,醫學上稱「甲溝炎」或「趾甲內生症」。兒子因為手腳容易出汗,所以腳趾頭的肉常常很鬆軟,指甲也就特別容易長到甲床內,另外是兒子也不太願意用心去處理這個傷口,總是等到化膿不行了才要去處理,因此讓病情更加嚴重;醫生則是解釋經過多次的修剪,其趾甲已經呈現不規則的形狀,依照目前的情形應該還有趾甲沒有剪乾淨。
兒子曾經看過幾次外科,但都是要求把趾甲拔掉,可是每次指甲長出來後,又長到肉裡面去了,兒子又痛又跛的,幾次之後我們覺得這樣不是辦法,於是開始請隔壁的美容師幫忙把指甲挑起來剪掉,我們的經驗,如果可以把長到肉內的指甲剪乾淨,化膿就會消失,但一段時間後它又會長到肉裡面,就這樣過了幾年,好像只是一直治標而不治本。
後來也是因緣際會,我們在網路上看到了這篇關於【「長痛不如短痛」談「凍甲」的根治手術】的文章,於是鼓起勇氣讓兒子再去挨了一次刀,可是這個小手術竟然沒有健保給付,而醫院要價 NT5000/趾甲,貴得讓人想打退堂鼓,如果是一隻趾甲的兩邊都要做的話則是 NT6000,不過就像文章的標題講的,長痛不如短痛,我們還是咬著牙給它繳了 NT6000 ,希望兒子可以從此脫離「凍甲」的惡夢。
手術時間約二十分鐘,聽兒子描述說隱約有看到火花,因為醫生叫他不要看,所以並不是很清楚如何作業,但應該是把原本腳趾頭的趾甲旁的甲床組織破壞掉,讓側邊的趾甲不會再長出來。
有機會再把兒子的術後腳趾甲的照片放上來。
趾甲重建術後護理事項:
- 按時吃藥及回診。
- 麻藥退後,24小時內會較痛,可以把腳放高或冰敷。
- 2~3天後漸漸不痛,可以穿鞋。
- 通常術後3天左右回診確認有無併發症,拆線則於術後7~10天左右。
- 傷口換藥:手術當晚睡前就要開始,每天一次,先用生理食鹽水或煮過的裡開水沖洗族不及傷口 → 擦乾、上藥膏或優琠 → 以 紗布包扎。
- 換藥時如有血塊,可用雙氧水清洗。
文章原始出處: http://www.kgh.com.tw/health/03-207.html
『長痛不如短痛』談 「凍甲」的根治手術
整形外科 姜漢模 主任
在門診常常遇到大拇趾有重複性甲溝炎的案例,俗稱「凍甲」。事實上後者真正的名稱是趾甲內生症(ingrown toenail )。
這種疾病的原因有兩大類:
(1)解剖因素: 如甲溝肉太肥厚,大腳趾外翻角度過大 …。
(2)誘發因素 : 如穿鞋太緊或太短,不當的剪趾甲,重複性外傷… 。
患有這種小毛病者不少,問題小卻會有不少的影響:小學生只能穿涼鞋上學,體育課就免了!運動員因跑步疼痛而影響成績;上班族也會影響工作情緒。
在過程中有惡性循環的理論被提出:剛開始是甲溝發炎疼痛,然後化膿滲液,找醫師治療通常是給消炎藥或是拔趾甲(部份或全部)。數週後因發炎消退而好轉。然而趾甲是由下面的甲床長出的,將趾甲拔除後2-3個月一定會再長到原來的長度。而感染後的甲溝組織因纖維化變硬且向內緊縮。結果更容易被長出的新趾甲再崁入,症狀再出現。重複感染與刺激使得甲溝肉芽增生而變厚,慢性發炎紅腫,不怎麼疼痛。
治療的方法也分兩大類:
(1)治標:如消炎藥、排膿或拔趾甲等
(2) 治本:如灼燒破壞崁入的甲床組織,楔狀切除崁入的甲床組織。
從文獻的統計用拔趾甲來治療甲內生症,會導至7成以上的復發率!且拔愈多次就愈容易復發。而根治性手術的復發率則在20 % 以下。
本院在兩年多來一直使用根治性手術(楔形切除)來治療「凍甲」,即趾甲內生症。初期的臨床結果發現仍有14 % 左右的病患復發。檢討之下,必須在技術上改進,也就是要讓手術變簡單且有自信將崁入的甲床組織完全切除。在臨床上追蹤得到很不錯的結果,除手術進行更簡單且精準外,復發率降到1.6 %。我們將這些經驗整理成論文報告,也獲得「中華民國重建整形外科醫學會」雜誌的刊登。除了自我成長外,藉此教育民眾,針對趾甲內生症有正確的治療觀念:『凍甲』是趾甲和甲溝肉間解剖位置不協調造成,小問題卻會對個人生活上造成不便。拔趾甲處置通常會造成復發,藉由重建甲床手術可根治這個惱人的問題。
其他相關資料:
http://blog.yam.com/chujohn/article/12372255
相關閱讀:
「凍甲(台)/甲溝炎/趾甲內生症」開刀後續追蹤
凍甲(台)/甲溝炎/趾甲內生症/腳趾甲刺到肉內 復原狀況
凍甲(台)/甲溝炎/趾甲內生症/腳趾甲刺到肉內 術後三個月追蹤
1 意見:
『凍甲』時拔趾甲,真的要人命啊!
張貼留言